座機:027-87580888
手機:18971233215
傳真:027-87580883
郵箱:didareneng@163.com
地址: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(武漢)
江西地下溫泉地質結構
文章來源: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:地大熱能 發表時間:2022-06-29 15:00:47瀏覽次數:2013
地大熱能地熱能+多能互補新聞網訊:江西地處環太平洋地熱帶東南地熱區的西北緣, 是我國溫泉分布較多省份之一。按高于25℃統計, 全省現有溫泉80處, 其中60~82℃的高溫溫泉16處, 40~59℃的中溫溫泉37處, 25~39℃的低溫溫泉27處。江西溫泉的化學類型以重碳酸鈉型為主, 其他有重碳酸型、硫酸鈉型等;全省溫泉大多數為微礦水, 即礦化度小于1000mg/L。此外, 按地下熱水形成與賦存條件, 全省溫泉劃分斷塊山區型和沉降盆地型2種基本類型。
地理分布特征
從溫泉形成的地質構造條件上看, 江西溫泉的分布受區域性大構造的控制, 特別是活動性大構造的控制。江西省溫泉的分布與新生代的地質構造特征相一致, 主要受NNE, NE, NW以及EW向斷裂帶控制。全省可劃分為3個受NNE向構造帶控制的溫泉帶和受N構造帶與南嶺EW構造復合控制的贛南溫泉區, 以及16個溫泉集中分布區。從地理區域上看, 江西溫泉資源的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:
(1) 分布范圍廣泛。除南昌市、萍鄉市和新余市外, 溫泉資源分布于贛州市、宜春市、九江市、撫州市等8個設區市的41個縣 (市) 。
(2) 地域分布不均, 西部和南部最為集中。贛南是江西溫泉資源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, 贛州市有溫泉42處, 主要分布在尋烏縣、安遠縣、龍南縣、全南縣、上猶縣, 局部地區呈密集面狀分布。贛西有溫泉資源16處, 主要分布在武寧縣、修水縣、靖安縣、銅鼓縣, 總體呈帶狀分布。
(3) 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區。江西溫泉主要為斷塊山區型和沉降盆地型2種基本類型, 斷塊山區型溫泉主要分布在贛西方向的幕阜山—九嶺山—武功山—羅霄山隆起帶和贛東南、贛南方向的武夷山—九連山隆起帶上;沉降盆地型溫泉是沉降盆地傳導型中低溫地熱資源, 主要分布于隆起區的山間盆地內, 為“山間盆地型”溫泉。
常溫層以下的內熱帶中溫度隨深度的變化以“地熱增溫率”表示。各地地熱增溫率差別很大,這與地質條件、巖石的導熱性能、火山與巖漿活動情況、地質構造的情況以及水文地質因素有關。在近代火山與巖漿活動區,地熱增溫率很高,約每深百米增溫6-8℃,在正在噴發和不久前噴發的活火山區地熱增溫率更高,每深百米增溫可達幾十度。在地殼運動不活躍的古老結晶巖地區,地熱增溫率很小,每深百米增溫小于一2-4℃,平均每深百米增加3℃。
江西溫泉的分布受區域性大構造的控制,特別是活動性大構造的控制,這除與構造的透水性有關外,更重要的是區域性大斷裂可以控制熱源。
江西溫泉水溫為 23~84℃,屬中低溫水熱系統。50℃以上的溫泉有 26 處,37~50℃的 25 處,低于 37℃的約 47 處。PH 值在 5.3~8.7 之間,為中性偏弱堿型。涌水量多為 1~3L/s,礦化度一般在 0.3~0.5g/L 之間。江西溫泉水溫為 23~82℃,屬中低溫水熱系統。50℃以上的溫泉有 26 處,37~50℃的 25 處,低于 37℃的約 47 處。PH 值在 5.3~8.7 之間,為中性偏弱堿型。涌水量多為 1~3L/s,礦化度一般在 0.3-0.5g/L 之間。
上一篇 > 剖析!溫泉旅游資源開發評價內容主要體現
下一篇 > 江西溫泉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和問題